相关栏目
最新文章
热点文章
自敦煌莫高窟开凿第一个洞窟至今已有16oo多年的历史,经过十六国,经过北魏、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都有开凿的洞窟。现存较完整的洞窟有492个,洞窟中仅仅历代壁画就有5万多平方米,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,内容非常丰富。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,内容丰富,规模巨大,技艺精湛,特别是壁画中有一类名叫供养人的壁画,更是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。正是这些壁画中的供养人,代代相传,倾力开凿石窟,修建佛像,绘制壁画,才最终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敦煌文化。【查看全文】
《诗经·鄘风·相鼠》,有“相鼠有皮,人而无仪“之句,意思是说,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,而人却不知廉耻、礼仪。【查看全文】
新安画派是明清之际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山水画流派。其代表人物是渐江、汪子瑞、孙逸、查士标,因这几位画家均是新安郡人,且相互联系,相互影响,风格近似,故绘画史称之为新安画派。【查看全文】
石涛是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。强调“画家要面向现实,投身到大自然中去”,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,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。要“借古以开今”,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感受。【查看全文】
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,成名年代较“建安七子”晚一些。包括:魏正始年间(240-249)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王戎及阮咸。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(今河南修武一带)竹林之下,肆意酣畅,故世谓竹林七贤。【查看全文】
如果经济允许,一定要买一张手卷或长卷临摹学习,因为长卷最能体现书者的功力与性情,气势与细节的处理,墨色,节奏,情感的变化和章法的处理。很多人写字,写少一点还行,长卷创作就会力不从心,技巧,技术,手段少了给人感觉单调。不管是楷书还是行草,都是如此。【查看全文】
张勇,字羽翔,1971年生于河南省桐柏县程湾乡。1992年入伍于安徽省蚌埠市83453部队政治处,退伍后进入河南大学美术系学习美术。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员、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佰金瀚特约艺术顾问。【查看全文】
六法古人论之详矣,但恐后学拘局成见,未发心裁。疑义意揣,翻成邪僻。今将经营位置笔墨设色大意,就先奉常所传及愚见言之。以识甘苦。后有所得,当随笔录出。【查看全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