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淳道字画网 时间:2015-06-24 文章浏览次数:4959次
小的时候,马东山并不明白什么是书法艺术,他只是觉得毛笔字写出来好看,孩子的猎奇心理让马东山对书法产生了浓郁的兴趣。遗憾的是,他只能跟着亲邻学写一些基本的东西。等他稍大一点,又赶上动乱年代,没有办法接触帖子,他便常常去有碑刻的地方,用纸把碑文拓下来,回去后照拓片练习,这一练就是几年。
恢复高考以后,马东山考上了河南大学美术系,学习绘画的同时,马东山依然苦练着自己真心喜欢的书法。由于环境的因素,马东山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多了起来,篆学周、秦,隶习两汉,楷、行、草书取法晋、唐,并兼习历代名家法帖,这一切让马东山如鱼得水。在马东山看来,书法不仅仅是写字,写字只是把字写漂亮就行了。书法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艺术符号、形体艺术、框架艺术。书法更能感染人,让人看了以后产生愉悦、激情。这正是中国书法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的根本所在。也就在这时,马东山明白了什么是书法艺术这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。
马东山曾受著名书法家牛光甫、李逸野先生悉心指导。牛光甫先生教他如何把字写的厚重、宽博,离传统比较近。李逸野先生则教他如何把字写的大气、如何创新,给人以艺术的想象力与活力。对于马东山的领悟力,两位老师都赞赏不已,牛光甫特题写“听涛阁”三字相赠于马东山(书房名字),可见恩师对马东山之器重和厚爱。
自身悟性极高的马东山得名师指点过后不但思想有了重大改变,书风也一变再变。马东山草、隶、行、楷诸体皆善,正如他所言,书法家要具备驾驭多种字体的能力。他早年嗜草书、章草,书风恣肆汪洋,飘逸出尘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心境的平和,逐步由显崛转入平正。马东山主要写隶书,他说隶书比较大众化,更贴切人民的生活,能够让人一看便感受到书法的文字美和艺术美。
马东山的书法作品有一种苍茫古雅之气,外貌拙朴、内蕴奇巧,结体随意性大、组合错落有致、体方势圆,大气磅礴。细细观之,就如在读一篇传颂千古的奇文,久而弥香。
在多年的书法练习中,马东山总结出:“书法作品应以继承古人为主,在创作中,传统七八,个人占一二足矣” 马东山认为仅有传统就会陷入古人的泥潭里,只注重现代,作品又会显得轻浮、狂野,缺乏深度。所以书法家的任务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写出新意,写出自己的风格。
用户评论
相关文章
精彩推荐
相关书画作品
¥0元
¥800元
¥0元
¥2000元
¥2000元
¥0元
¥2000元
¥0元
¥2000元
¥2000元
¥2000元
¥2000元
¥1800元
¥0元
¥0元
¥2000元
¥2000元
¥2000元
¥2000元
¥2000元
¥2800元
¥2800元
最新字画文章
热点文章
浏览记录
[清空记录]